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浙江学刊 2024-02-05



2023.1【总第258期】目录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建构和领导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党内法规基础及其法制化成果


张师伟·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内涵


韩志伟 陈洁彤·16


理学、心(理)学与物(理)学

——以贺麟的新心学为起点的中西体系哲学比较研究


杨大春·24

《资本论》基本概念的一种现象学阐释


奚颖瑞 钱进航·33


梁启超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郑大华·41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新中国”“中华民族”话语的交集互动


俞祖华·50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转换的内在逻辑: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徘徊


臧雷振 陈香妤·61

操作界面·用户界面·人本界面:

理解公众—政府交互的界面视角


张 桐·71

基于大数据与开放关联数据设计政府透明度模式


岳彩申 青 彤·81


社会组织的差序公共性:兼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同心圆模式


纪莺莺 蔡天润·93

电商经济中的差序格局:

产业集聚、空间想象与数字消费不平等


钱霖亮·106

生育支持政策何以有效?

——基于政策工具与目标匹配的视角


于 萌·117


自然保护地集体土地公益限制补偿的法理定位与制度表达


胡大伟·127

行政处罚中降低资质等级的双重面向及其法律控制


周泽中 王学辉·138

董事责任险的本土适法困境及解决路径


郑 观·149


城乡人口流动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基于中国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刘修岩 王彩艳·160

FTA环境保护规则如何影响出口贸易?

——基于环境监管与环境标准分异视角的分析


王 俊 张钰洁 叶林伟·171

工资集体协商、政府偏向与共同富裕


寿菊萍 罗春玲·182


界分南北:论宋代文学中的边界书写


程海伦·191

鲁迅的嗜糖偏好及其文学表达


陈艺璇 张全之·200

隐逸的山水

——论郁达夫1930年代的“奉宪旅行”及游记书写

盖 琳·208

论庞德的诗乐同构观及其诗学实践


张 哲 黄晓燕·216


有机的历史观: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


魏泳安·225

安提戈涅之镜:

朱迪斯·巴特勒政治伦理批判的现代性线索


杨 乐 方 雨·233



1

中国共产党建构和领导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的党内法规基础及其法制化成果


张师伟


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孕育、形成及发展过程中,不仅始终发挥了重要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作用,而且还非常注意将其领导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实践中形成了法制化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建构和领导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法制化成果,既是其建构和领导作用的根本保障,也彰显了其发挥建构和领导作用的法制化方式。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党内法规在法制化成果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构和领导;协商民主;党内法规;法制化成果

作者张师伟,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华法系与法治文 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内涵


韩志伟  陈洁彤


提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现实的历史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胸怀宽广的历史格局、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和进行积极的历史实践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格局中,以世界历史为宏大视野,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自觉中,破除了对历史规律的教条化理解,否认了对历史目的的“历史终结论”式解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立足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走出了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谋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走出了统筹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格局;历史自觉;历史实践

作者韩志伟,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洁彤,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3

理学、心(理)学与物(理)学

——以贺麟的新心学为起点的中西体系哲学

比较研究


杨大春


提要:古代中国的宋明理学三种形态和现代西方的欧陆“理学”各个流派代表了不同形式的体系哲学。前者围绕理、心、气三个本体概念,后者围绕神、心、物三个本体范畴进行体系建构,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了理学、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静态的逻辑秩序。贺麟先生通过“以中释西,以西释中”的方法展开的中西哲学研究,他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可以溯源至宋明理学、尤其是陆王心学的新心学,为在两类体系哲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资源和启示。我们进而可以勾勒出理学、心(理)学和物(理)学在欧陆现当代哲学中的逻辑演进,籍此理解体系哲学在西方是如何逐步走向解体的。


  关键词:贺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体系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杨大春,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4

《资本论》基本概念的一种现象学阐释


奚颖瑞  钱进航


提要:本文尝试围绕《资本论》的基本概念来展开马克思与胡塞尔之间的概念互动。首先,经由胡塞尔的“周遭世界”,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使用价值”概念,从而能够将商品的符号价值纳入其中。其次,胡塞尔的形式本体论思想有助于阐释交换关系的抽象作用,交换价值和货币构成了现代社会“手段-目的”网络中的形式价值学。最后,通过横-纵意向性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指出资本总公式的循环运动所处的维度,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时间关联域。


  关键词:马克思;胡塞尔;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资本

作者奚颖瑞,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钱进航,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5

梁启超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

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郑大华


提要:1899年10月之前,梁启超在指称民族时使用的仍是传统的“种族”一词,但其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含有现代“民族”的涵义。1899年10月他开始使用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是中国最早使用“民族”的思想家之一,并且是最早将“民族”与“帝国主义”“民族”与“思想”联用的中国思想家,他是1901年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一文中使用了“民族帝国主义”和“民族思想”的。这两词的使用,尤其是“民族帝国主义”的使用,是梁启超在民族理论上的一大贡献。他也是最早使用“中国民族”的中国人,他最早使用“中国民族”是在1901年7、8月间发表的《灭国新法论》,而非学术界通常认为的1901年9月3日发表的《中国史叙论》。他使用“中国民族”的涵义前后有所变化,这一变化又与他对“中华民族”的使用及其涵义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梁启超在民族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最早提出和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用他的话说,他提出和使用的“中华民族”实际上就是“汉族”,但他是在“国族”的涵义上提出和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即他认为,“中华”是中国的国名或国号,而根据西方的“国族”理论,建立中国的民族亦即中国的国族应该以国号起名,称之为“中华民族”,而不能称之为“汉族”,因为“汉”是朝代名,而非国名,况且汉族“自始并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关键词:梁启超;种族;民族;中国民族;中华民族

 作者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6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新中国”“中华民族”

话语的交集互动


俞祖华


提要: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使用“新中国”“中华民族”话语表达对中华国家建设、中华国族建构的主张,体现了对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的同步关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中国”话语,先后有五四时期的“青春中国”“少年中国”、大革命时期的“真正民主共和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新中国”、全面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新中国”;“中华民族”话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单一型中华民族观——李大钊提出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融合为“新中华民族”(五四时期)、开放性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定义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中共成立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复合型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定义明确为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新中国”与建构“中华民族”的“国”“族”互动体现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与实现中华民族解放是民族民主革命双重任务;“新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为国族并统合境内各族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以“全中国”“新中国”为共同地域的国家民族(“国族”)。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中华民族;互动;中国共产党

作者俞祖华,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7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转换的内在逻辑: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徘徊


臧雷振  陈香妤


提要:社会发展变迁及社会科学研究中充满不确定性,进而也影响到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此时,在研究中追求“确定性结果”则成为社会科学家不懈奋斗的目标,如借助统计数据挖掘研究对象量的规定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研究数据的积累亦推动了学术成果朝向确定性的努力,却也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如研究结果可复制性低,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分野亦如此。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争论的哲学本质内核,蕴含了研究方法分歧中的实践挑战,也为研究方法创新提供了新起点。


  关键词:社会科学;确定性;不确定性;方法论

作者臧雷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陈香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研究生。


8

操作界面·用户界面·人本界面:

理解公众—政府交互的界面视角


张 桐


提要:人机交互界面对我们理解公众—政府交互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变革具有重要的仿真效应与启示意义。在传统的“操作界面”阶段,人机界面是机器操作系统的自然延伸与呈现,而非机器专家主动追求的结果,公众—政府交互界面则是政府体系及其运作逻辑的被动呈现,从而给二者的交互造成诸多困境;进入“用户界面”阶段,工程师与设计师基于用户导向对机器系统进行了革新与再造,而我国陆续推出的行政审批改革、一站式服务、政务中心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等系列改革就是基于公众需求对政府体系的重构,从而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公众满意度;但是,“用户界面”的发展由于用户与机器专家的过度区隔而遭遇瓶颈,继而呼唤关注通用人的“人本界面”,公众—政府交互的未来变革也需要重审西方的“顾客”或“用户”导向原则,重评“用户界面”的相关理念与逻辑,基于对通用人的理解重新谋划二者的交互场景。


  关键词:操作界面;用户界面;人本界面;公众—政府交互

作者张桐,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9

基于大数据与开放关联数据

设计政府透明度模式


岳彩申  青 彤


提要:政府开放数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立透明政府。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设计提高透明度作为数字政府的实践指南,不仅可以实现透明度的有益功能,而且可以减少政府在自动化决策环境中所面临的风险。由于“透明度”是多维概念,包含不同意涵和功能。首先,我们从伦理规范、社会关系和制度语境阐释“透明度”的意涵,进而分析透明度在政府自动化决策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其次,阐述政府开放数据和关联数据实现透明度的基本理论——参与式生态系统论,并厘定影响政府透明度的维度和类型;最后,借鉴隐私设计,慎思与大数据相关的语境、技术、信息和利益相关者的敏感度等因素,提出基于人工智能设计提高政府透明度的三大阶段和九项原则。


  关键词:政府透明度;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决策;公开与问责;行政伦理

作者岳彩申,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彤,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博士。


10

社会组织的差序公共性:

兼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同心圆模式


纪莺莺  蔡天润


提要:基于一个异地商会组织的深度个案研究,本文从内部组织原则入手,展现了该社会组织构造差序公共性的实践。“差序公共性”包涵了三个逐渐外推的层次:“团体的公共性”体现为组织内部对领导层结构的协商安排,克服派系关系的分裂效应而实现组织整合;“地方的公共性”体现为对组织会员资格的弹性界定与模糊运用,通过会员资格的非排他性和延展性建立社会归属意识;“政治的公共性”,体现为将组织积极纳入国家政治的自我要求。从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出发,“差序公共性”形成了一个由主导性地方派系为中心、以会员为一般边界、以来源地社会为归属、以政治社会为外延的差序格局,这使得社会组织在构成组织单位的同时又融入地方社会和体制政治。本文的讨论,弥补了当前社会组织研究中“社会”分析不足的缺陷,展现了一种“同心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也体现了社会组织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特殊路径。


  关键词:社会组织;公共性;差序格局;同心圆;国家与社会关系

作者纪莺莺,社会学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蔡天润,浙江工商大学萨塞克斯人工智能学院研究生。


11

电商经济中的差序格局:

产业集聚、空间想象与数字消费不平等


钱霖亮


提要:中国电商经济的繁荣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以往学界和公众普遍认为衍生于信息技术的电商技术对地理空间有“去地域化”的作用,突出表现在打破商品下沉的地域限制,使城镇乃至农村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以同样的价格购买到与大城市消费者一样的商品。通过对浙江义乌网商群体的田野调查发现,虽然电商技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商品交易的地域障碍,但它也在划分新的地理边界,创造出网购消费的新型差序格局。文章以将现实地理空间层级化的“包邮国”观念以及由此造成的网商对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差异化待客之道为例,揭示信息时代电商经济的空间逻辑与想象。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产业集聚;空间想象;差序格局;数字鸿沟

作者钱霖亮,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12

生育支持政策何以有效?

——基于政策工具与目标匹配的视角


于 萌


提要:生育支持政策是由多重政策工具组成的政策群,其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单一政策工具的效力,同时也受到不同政策工具间衔接与组合的影响。在我国亟需构建“三孩”配套生育支持政策的背景下,通过对生育支持政策工具运行逻辑的理论解析和韩国生育支持政策失灵的现实镜鉴,结合我国制度情境,从明确生育支持政策的综合性目标、关注政策工具的差异化效力和组合效果、营造生育友好型政策环境三个方面为完善我国的生育支持政策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育支持政策;政策失灵;低生育;政策工具;三孩政策

作者于萌,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13

自然保护地集体土地公益限制补偿的

法理定位与制度表达


胡大伟


提要:在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建设中,公私法割裂思维下的管制性征收或保护地役权模式均无法满足集体土地公益限制补偿的法治化发展需要。激励相容式的管制思维和治理策略能够强化合意共识,消弭公私法规范的对立与隔阂。通过激励性管制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契合集体土地公益限制与保护的政策发展逻辑,能够让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刚性棱角软化,进而让管制性征收成为纾解空间用途管制权与集体土地财产权之间矛盾的最佳选择。应该坚持激励性管制的立场将集体土地公益限制补偿涵摄于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以管制性征收形塑集体土地公益限制补偿规范架构,并基于一体二维构造的法益保障需求,塑造生态保护补偿与公益限制补偿统分协同的制度格局。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管制性征收;保护地役权;公益限制;补偿

作者胡大伟,法学博士、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14

行政处罚中降低资质等级的双重面向

及其法律控制


周泽中  王学辉


提要: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扩充了处罚种类,其中新增的降低资质等级鲜有论及,亟待展开深入讨论。作为一种典型的制裁性处罚,降低资质等级直接限制行政相对人的经营范围,亦可达到间接取消行政相对人已获得的某种主体资格的惩戒效果。同时,降低资质等级兼具预防性处罚的行为特征,发挥定向排除危险和定点隔离违法的预防功能,与违法事实公开、失信联合惩戒等规制工具结合产生风险警示作用。鉴于此,应当围绕规范依据的法律约束、适用范围的全面评估、规制工具的合理关联等方面,展开对降低资质等级处罚的法律控制。


  关键词:行政处罚;降低资质等级;制裁性;预防性;法律控制

作者周泽中,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王学辉,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5

董事责任险的本土适法困境及解决路径


郑 观


提要:我国以强化董事责任为基本理念,将董事职务行为的违法违章性作为董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董事责任险的排外范畴,从而导致董事责任险在我国的适法困境。相关解决方案应从董事责任条款的立法目的入手,对董事责任险进行适法性制度设计,确保董事责任的损害填补、违法阻却功能不因董事责任险而受到限制。


  关键词:董事责任险;董事责任;适法性困境;损害填补;违法阻却

作者郑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经济法研究所副教授。


16

城乡人口流动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基于中国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刘修岩  王彩艳


提要:城乡人口流动是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人口流动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显著促进了乡村振兴,但2010年后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分地区看,东中部地区城乡人口流动能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西部地区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二者表现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乡村振兴的五大指标来看,城乡人口流动对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乡风文明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治理有效存在不显著的负向作用。中国城乡间的单向人口流动已呈现稳定态势,应分区域制定差异化的人口流动政策,特别是积极推动城乡间的双向人口流动,使之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深度融合的主要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人口流动;城乡一体化

作者刘修岩,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教授;王彩艳,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 师。


17

FTA环境保护规则如何影响出口贸易?

——基于环境监管与环境标准分异视角的分析


王 俊  张钰洁  叶林伟


提要:FTA环境保护规则能够引导和规制国内产业发展,但影响机制复杂。本文以与我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20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2018年产品层面的出口贸易数据,考察了FTA环境保护规则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TA环境监管和环境标准均制约了出口贸易增长,但推动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FTA环境标准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推动作用更强。异质性检验发现,FTA环境保护规则更显著地制约了污染密集型产品出口,更显著地促进了清洁产品的质量升级;当贸易伙伴国的环境规制强度较高时,FTA环境保护规则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抑制作用和出口产品质量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环境保护规则;出口贸易

作者王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张钰洁,广州商学院经济学院专任教师;叶林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生。


18

工资集体协商、政府偏向与共同富裕


寿菊萍  罗春玲


提要:中国工资集体协商兼具中性和非中性的政府偏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展+共享”的共同富裕特征。为刻画政府主导的工资集体协商,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偏向的最后要价仲裁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随机优化模型展开相应的数值模拟,论述了政府设定劳动报酬目标占比并通过调整政府偏向加以推动实现的可能性。在经济政策指向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能促使劳资双方工资出价向目标占比值收敛,为政府调节初次分配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优化途径,因而具有助推共同富裕的政策效应。


  关键词:工资集体协商;政府偏向;劳动报酬占比;共同富裕

作者寿菊萍,经济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讲师;罗春玲(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教授。


19

界分南北:论宋代文学中的边界书写


程海伦


提要:宋代文学中的边界书写主要集中在燕山、白沟、淮河、长江这四个核心意象之上,并形成了“界分南北”的表述模式。如何描绘、阐释疆界问题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宋人边界书写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对燕山区隔华夷性质的强调,源自北宋士人对华夏疆域理想范围的体认,也是其表达对边界现状之不满的婉曲方式。至南宋,淮河所造成的中原成为外国、南北相互隔绝的状态令士人感慨系之,并引发了他们对于天意的质疑。白沟这一宋辽旧边也在南宋士人对北宋对外政策的反思与以昔鉴今的现实考量中,被赋予了负面的形象色彩。宋蒙对峙时期,长江书写则寄托着士人对于华夷秩序坚守与疑惑并存的复杂情感。要之,边界书写典型地体现出宋人在面对华夷空间南北两分的天下格局时特殊的心理感受与应对方式。


  关键词:宋代;边界书写;南北;华夷

作者程海伦,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讲师。


20

鲁迅的嗜糖偏好及其文学表达


陈艺璇  张全之


提要:鲁迅嗜好糖食,他的日记中频繁出现购买糖果、甜食的记录,友人也时常赠送糖食给他。糖之于鲁迅,不仅是一种饮食偏好,也构成了他人情往来和个人情感的一部分。尽管鲁迅自幼患有龋齿,一生与牙疾相伴,身体条件不适宜吃糖,但他仍然割舍不下这一嗜好,糖在给鲁迅带来味觉和精神上的甜蜜的同时也给他带来身体上的苦痛,鲁迅是以自虐的方式承受苦痛并坚持与现实的黑暗抗争。鲁迅作品中的糖则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既有民俗文化方面的意义,又成为他独特的修辞方式以及书写人性、人情的工具。


  关键词:鲁迅;糖;嗜好

作者陈艺璇,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全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

隐逸的山水

——论郁达夫1930年代的“奉宪旅行”及游记书写


盖 琳


提要:20世纪30年代初,国难加剧时的两次“奉宪旅行”促成了郁达夫创作上的“游记转向”。起初关心国难的郁达夫对旅游持排斥态度,但随着时代压力下个人写作形势的趋紧,旅游又成为其化解自身乃至写作危机的出路。一方面通过旧文人的游览趣味和书写模式,自然山水从消遣娱乐的负面意象变为郁达夫的精神避居地;另一方面“复古”的游记面貌中也有着受现代自然观念影响的个体对程式化游览的反叛。游记面貌的“新旧交织”更深地关联着郁达夫对现实问题的处理与回应,同时旅行也成为解读繁难时局下个体同社会复杂缠绕的一面透镜。


  关键词:郁达夫;国难;游记;山水风景;旅行

作者盖琳,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2

论庞德的诗乐同构观及其诗学实践


张 哲  黄晓燕


提要:无论在早期抑或晚期、理论主张抑或创作实践中,庞德皆视诗乐亲缘性为诗歌发展与革新的内生动力,使音乐思维渗透至其诗歌创作与翻译的肌理之中。庞德一方面强调寓乐于诗,主张使用绝对节奏,以“自由与节制并存”为支点统摄音韵与诗体,为语言充注听觉势能;另一方面注重谱诗入乐,借助时空漩涡中记忆的流动机制与想象的意指功能,将诗歌转化为音乐模态,以语言去追寻并抵达音乐的至臻境界。庞德的诗乐同构观既承袭了儒家诗乐功用观与普罗旺斯游吟诗音乐性传统,又吸纳了20世纪前沿音乐实验的声音加工与表现形式,以维护语言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变革和重塑现代诗歌为起点和归宿,从中可窥见庞德对乐诗社会功用的重视、对诗歌时代性与现实感的追求及对建立文化复合体的思考。


  关键词:埃兹拉·庞德;诗乐同构;绝对节奏;漩涡;现实意义

作者张哲,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黄晓燕,湖南大学外国语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3

有机的历史观:

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


魏泳安


提要:19世纪末“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遭到唯心主义和粗浅唯物主义的严重歪曲和质疑。在此背景下,拉布里奥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揭示了意识形态幻影和种种神秘“历史覆盖物”的形成机理,澄清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同时,针对第二国际阵营中以因素论和庸俗经济主义为代表的粗陋观点,拉布里奥拉深刻分析了其表现和危害。进而,他用批判的共产主义理论阐述了历史的内在逻辑和客观必然性,并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阐明了无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条件和道路,最终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拉布里奥拉;历史唯物主义;因素论;庸俗经济主义;共产主义

作者魏泳安,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 士后研究人员。


24

安提戈涅之镜:朱迪斯·巴特勒

政治伦理批判的现代性线索


杨 乐  方 雨


提要:在21世纪初西方左翼学者转向政治哲学研究的浪潮中,朱迪斯·巴特勒以其拉康主义的方法开拓了重新理解主体及其现代症候的路径。在这其中,巴特勒对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的解读隐含着一条从性别批判转向政治伦理批判的核心线索。安提戈涅之死所凸显的政治伦理矛盾在哲学史中虽久经探讨却也并未突破概念与现实的鸿沟。巴特勒以安提戈涅之死为切入点,与黑格尔、拉康等人进行创造性对话,通过伦理解读、精神分析、欲望主体,对安提戈涅赋以全新阐释。突破传统意义上黑格尔式二元对立的研究视角,立足政治伦理框架反思巴特勒将安提戈涅带入当今政治语境下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安提戈涅;朱迪斯·巴特勒;政治;批判

作者杨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方雨,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